>>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右肩痛加重抬举受限,太安中医针灸两次活动自如肩痛基本消失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上海太安医院

女士,58岁。因右肩痛两月,加重抬举受限一周来诊,来诊时自诉两月前因摔伤出现右肩疼痛,期间在其他中医诊所进行针灸治疗,但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近一周因劳累症状加重出现右臂抬举受限疼痛难忍。为求中医治疗,慕名于2025111日前来我院孔祥英主任就诊。

孔主任经过辩证后,诊断为:肩周炎。孔主任为其进行特有的针法纯中医治疗,治疗天后,患者家属高兴地告知右肩疼痛明显好转,抬举恢复正常,活动自如。

image.png

一、中医眼中的肩周炎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主要病理表现主要为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关节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多数患者呈慢性发病,少数有外伤史,多见于中老年人。

 

初发时轻微,以后逐渐加重,夜间尤甚,疼痛可牵涉到颈背部、肘部或手部,症状可因肩臂活动加重。肩周炎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长期过度使用肩部、肩部外伤、受凉、年龄增长等。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发生与风寒湿邪侵袭、气血虚弱、血不荣筋、肝肾不足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中医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辨证施治,调整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中医将肩周炎分为风寒湿痹型、气血瘀滞型、肝肾亏虚型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治疗肩周炎的主要方法

 

1.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对肩周炎的治疗同样具有显著效果。针灸治疗肩周炎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施针。常用的穴位包括肩井、肩髃、肩髎、肩前、肩贞等,这些穴位均位于肩部,直接关联到肩关节的活动和气血流通。在施针过程中,针灸师会运用熟练的手法,将细针轻轻刺入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调和气血,达到舒筋活血、缓解疼痛的目的。同时,针灸还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从而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针灸治疗肩周炎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施针的安全和有效。

 

2.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又一重要手段。通过专业的推拿按摩手法,可以舒筋活血、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推拿按摩治疗肩周炎时,医师会运用㨰法、揉法、拿捏法、拨法等多种手法,作用于肩部肌肉和穴位。这些手法能够直接刺激肌肉和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改善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粘连,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推拿按摩治疗肩周炎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等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按摩治疗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用力或不当操作导致损伤。

 

3.中药内服与外治。

 

中药内服与外治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又一重要手段。通过辨证施治选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散寒等功效的中药,可以有效地缓解肩周炎的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在中药内服方面,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风寒湿阻证,以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可内服三痹汤等;气血亏虚证以益气养血、舒筋通络,可用当归鸡血藤汤加减;瘀滞证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可选身痛逐瘀汤加减。患者需按时服药,以便充分发挥药效。中药外治方面,常用的方法有中药外敷、熏洗等。中药外敷通常选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如艾叶、生姜等,将其捣碎后敷于患处,通过皮肤渗透作用发挥药效。熏洗则是利用药物蒸汽熏蒸患处,使药物成分通过皮肤吸收,达到舒筋活血、缓解疼痛的目的。

 

4.功能锻炼与康复。

 

功能锻炼在肩周炎的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之后都是必不可少的。患者在肩部症状较轻的情况下,可以练习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的动作。

1)站姿:手拿小哑铃(或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俯身画圈,牵拉放松肩关节关节囊。

2)平卧:患侧肩关节抬高90°,屈肘90°;对侧手握住患侧手腕,向下(朝向地面)缓慢用力。

3)平卧:患侧肩关节抬高90°,屈肘90°;对侧手握住手腕背面,向后(朝向脚部)缓慢用力。

4)面向墙壁,保持约一臂的距离:手臂向前抬起,手指触墙;通过手指的交替移动,缓缓向上抬肩;抬至自己的最大幅度,然后缓缓向下;重复进行。

image.png

 

注意肩关节的保护

一、尽量不要提重物,避免外伤;

二、不要熬夜,以免影响内分泌,诱发疾病;

三、风扇、空调冷风不要直接对着肩膀吹;

四、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