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 | 科普】术后别掉以轻心!这 5 种癌复发转移风险极高
手术告捷,便等同于痊愈?这是癌症患者及家属普遍关切之问。
从中医视角而言,手术成功是抗癌正邪交锋的关键首胜,可有效祛邪攻积,但并非正邪调和、正气复元的终点。
尤其以下 5 种癌症,术后余毒易潜伏,正气亏虚未复,复发风险相对更高,需长期固护正气、清解余毒,时刻警惕,久久为功!
01
胰腺癌
胰腺癌被称为“癌王”,不仅是因为它发病隐匿,发现时常常已经是晚期,更因为它极高的复发和转移率。即便成功实施了根治性手术,其五年内的复发率依然很高。
这是因为胰腺位置深,周围血管和淋巴管非常丰富,有利于癌细胞四处游走,手术也很难保证100%清除所有的微小病灶。
中医应对思路:中医认为胰腺癌多与“脾虚痰瘀”有关。术后早期介入中医药,重点在于改变体内“痰湿瘀阻”的环境,清除癌细胞赖以生存的“土壤”。
肝癌
肝癌术后复发风险高,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多数肝癌患者伴有乙肝、肝硬化等基础肝病,导致不健康的身体环境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第二,肝脏血流丰富,血行转移风险高。即使切除了主病灶,其他肝叶也可能长出新的肿瘤。
中医应对思路:我们不能只盯着“癌”,更要治理生癌的“肝”。通过疏肝健脾、清热解毒的中药,改善肝功,抗肝纤维化,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再生。
03
三阴性乳腺癌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比较危险: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基因均为阴性。
这意味着:效果好、副作用小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对它无效。术后主要依靠化疗,一旦复发,治疗选择非常有限,且进展往往较快。
中医应对思路:重在“补肾调冲任、解毒散结” 。术后用疏肝解郁的同时调和冲任;提升免疫力,让患者更耐受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04
晚期胃癌/食管癌
当胃癌或食管癌进展到中晚期,肿瘤可能已经侵犯到胃壁或食道壁的深层,甚至周围的淋巴结。手术范围再大,也很难保证切除所有的微小病灶,常见吻合口复发、腹膜转移。
中医应对思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术后患者的脾胃功能通常很差,我们通过健脾和胃、益气养阴的中药,先让患者能吃能吸收,身体有了营养支撑,免疫力才能重建,才有能力去对抗残余的癌细胞。
05
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增殖速度快,甚至早期就可能发生转移。即使早期发现并手术,它的复发风险也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
中医应对思路:中医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针对小细胞肺癌,必须肺肾双补,才能巩固人体最根本的抗病能力,最大限度地延缓复发。
面对这些复发风险较高的癌症,我们不能单纯“定期观察,等待复查”。尤其手术后的1-3年,更是预防复发的“黄金窗口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在完成手术、放化疗等精准打击残余癌细胞的治疗时,也可以全程介入中医药,目的是改变患者的体质状态,消除适合癌细胞生长的癌环境。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坐以待毙,或等待“已经复发”之后再去处理,及时调理,把复发转移的风险降到最低。
要避免危险的发生,而不是等危险发生了再去补救。
上海太安医院专科特色——传承创新 内外结合
上海太安医院中医科在肿瘤治疗领域迈出了创新性的一步,其引进的动力温控经皮给药治疗仪器,自应用以来,效果极为显著,赢得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赞誉。这台先进的设备,通过仪器上动力温控技术靶向浸透经皮层,把特制中药组方药液对点(定点)导入经络"肺俞,风府,云门,孔最"等穴位,通过控释盘的正负加压作用提供强大的给药动力,打通皮下组织层,建立连续给药通道,药物经过穴位浸透毛细血管直接作用病灶深处,从而取得比口服中药和传统经皮给药更好的治疗效果。

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中医外治:将现有的肿瘤体消除掉,同时抑制肿瘤生长。
精准用药:经皮给药途径,经皮肤、穴位,建立连续给药通道。
无创治疗:动力温控技术,“磁热灸”多效动力合一,对皮肤无创。
高效渗透:恒温恒压密封环境,提高药物利用率和渗透率。
标本兼治:经临床应用证实,对肺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直肠癌、肝癌、喉癌等疾病实现标本兼治。

构建内调、外治、内外结合的防治体系:
中医外治动力温控经皮给药治疗结合中药内调,形成内调、外治、内外结合的三重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小甚至消除肿瘤,在治疗恶性肿瘤上效果显著,并在抗复发、防转移,实现带瘤生存目标,已帮助数万例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收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