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觉——
什么也没干,但就是提不起劲?
天气一转凉,就会感冒流涕?
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好,情绪也容易烦躁?
如果中了以上任意一条,先别“病急乱投医”,因为这可能是身体在给予你提示。
是不是经常会听到“固本培元”这四个字,在这养生之道里就藏着答案。它不图快、不求猛,而是引领我们回归生命的本源,从根基上滋养身心——这,才是养生的开始。

“本”和“元”分别指什么?
固本培元的“本”,即“根本”,是身体的根基。“本”有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之分。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元”即“元气”。它源于先天肾精,是由肾精所化生的一种无形但能量极强的动力之气,但又依赖后天水谷精微(脾胃吸收的营养)的不断充养。
为什么要“固本培元”?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里的“正气”,可以理解为身体强大的和自愈力。这种能力的根基,在于充沛的元气;而元气的根本,则在于我们所藏的肾精。
当正气充沛,脏腑功能强健,外邪不易入侵,内在的气血循环也通畅无阻。

如何“固本培元”
固本培元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旨在强化人体根本,培育元气。在众多中药材中,有几种被广泛认为具有显著的固本培元效果,它们分别是人参、黄芪和当归。
1、人参: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在中医中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它能够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对于气虚欲脱、气短乏力等症状有显著疗效。人参不仅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安神益智,对于固本培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黄芪:
黄芪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补气药,它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气固表等多重功效。黄芪能够改善脾虚、肺虚以及气血亏虚等症状,长期服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是固本培元的重要药材。
3、当归:
当归以其补血活血的功效而闻名,它对于产后虚弱、月经失调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在固本培元的治疗中,当归能够滋养血液,调和气血,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
除了上述三种药物,西洋参、灵芝等也具有固本培元的功效。以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在选择和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固本培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1、 好好睡觉
睡眠是身体最自然的“固本”良方,晚上11点(子时)前入睡,顺应自然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节律,有助于肾精静默收藏,为第二天蓄满能量。
睡眠建议:
睡前半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可点一盏暖灯,静坐或阅读;
若有虚烦难眠的情况,可尝试睡前饮用一杯虫草蜂蜜水。
2、认真呼吸
缓慢深长的呼吸,不仅能推动气血循环,更能启动副交感神经,也能让身体切换到“休息和消化”的养神模式,实现身心合一。
3、饮食调摄
饮食不在于“多”,而在于“易化”。温和、柔软的食物能减轻脾胃负担,使其高效地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从而滋养先天之本。
饮食建议:
早餐多吃粥羹类,如小米山药粥、南瓜红枣汤;午餐七分饱,晚餐清淡易消化。
避免生冷油腻,烹饪尽量以蒸、煮、炖为主,保留食物本味与营养。
4、调节情志
情绪过当,皆会伤身。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因此精神内守、情志平和,是固本培元的关键一环。
总 结
固本培元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通过调整饮食、起居、锻炼等生活方式,以及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达到固本培元的效果。饮食上中医强调食疗的重要性,通过选择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来固本培元;运动锻炼方面中医提倡适度的运动,以增强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中医提倡“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前,通过养生的方式预防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