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

【天然良药】泻火,通便,杀虫,抗菌——芦荟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20 来源:上海太安医院

提到芦荟,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护肤品里的舒缓成分,或是餐桌上偶尔出现的清新食材。但你知道吗?这位 “多面手” 其实是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在清热通便、清肝泻火上有着独特功效。今天就让我从中医角度为大家解读这株家庭药王,解锁它的药用价值与正确用法。

image.png

药材来源:


本品物种来源为百合目阿福花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中药芦荟的药用部位是该植物叶片流出汁液的浓缩干燥物。全年可采,采收时收集叶片流出的汁液,通过加热浓缩至适宜稠度,静置冷却凝固,即得药用中药芦荟。

 

在中医理论中,每味药材都有其独特的"身份特征"。《本草纲目》早有记载,芦荟性苦寒,归肝、胃、大肠经。这个"身份特征"决定了它的功效和适用人群。

 

苦能泻火,寒能清热,归肝经意味着它能清肝火,归胃大肠经表明它能通腑泻热。这正是芦荟在中医临床上最核心的应用方向。


药用价值

清肝泻热

芦荟与龙胆草、木香青黛、山栀、当归等配伍,用于清肝泻热。如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所载龙荟丸,主治肝火盛,目赤涩痛。


泻火通便

芦荟与大黄、当归、朱砂等配伍。可以泻火通便。如《医略六书》卷十八之当归龙荟丸,主治肝火内壅,胃气不化,胁腹疼胀,大便闭结,脉数大者。


杀虫止痒

芦荟配伍川楝子,使君子、芜荑、槟榔等驱虫药。意在驱杀体内寄生虫。如《幼幼新书》卷二十五所引芜荑丸,功效长肌、杀虫、肥儿。


解毒疗疮癣

芦荟解毒疗疮,治诸癣。可与清热燥湿药黄连、黄柏、黄芩配伍,如《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所载祛湿散,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主治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脓疱疮、婴儿湿疹。


日常使用方法

1.治疗蚊虫叮咬:将新鲜的芦荟涂抹于蚊虫叮咬处,可以缓解瘙痒和红肿,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

2.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将新鲜的芦荟用清水洗干净后烘干研成粉末,涂于溃疡部位,每天坚持涂抹三到五次,一个星期左右便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3.治疗烫伤:如果皮肤出现烫伤,局部会出现红肿甚至起小水疱。此时可以去除鲜芦荟外层的一层薄膜,敷在烧伤的部位后用消毒纱布固定。应用期间每2到4小时左右更换一次,连续应用5到7天左右便可很快痊愈,并且不易留疤。

4.美容护肤、祛疤祛痘:鲜芦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糖,具有营养滋润、增白的功效。它还可以淡化色斑,美白皮肤,起到保湿补水的作用。涂鲜芦荟能够达到去疤的作用,但仅对疤痕面积较小的新生疤痕有效果,对于陈旧性疤痕或疤痕面积过大者效果不明显。芦荟具有天然的消炎、抗菌功效,可以用于祛痘。将芦荟与苦瓜、豆腐、蜂蜜等混合制成面膜,可以有效缓解青春痘。

5.提取物药用:芦荟的现代提取物药用也很多。如从芦荟中提取的蒽醌类化合物,有抗肿瘤、抗病毒、保肝、润肠通便等的作用。此外芦荟中还含有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脂类等,芦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誉为21世纪人类最佳的保健产品。

温馨提醒


虽然芦荟用处多,但药用需谨慎:值得注意的是芦荟中的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对皮肤具有潜在致敏性哦。还有它性寒且泻下力强,孕妇、哺乳期女性、脾胃虚寒(常拉肚子、怕冷)者禁用;即使是热结便秘,也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导致腹泻。

下次再看到芦荟,别只想到护肤啦~它还是一味藏在我们身边的清热良药,合理利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哦!